瀘水:嚴格監督執紀 助力精準扶貧

發布時間:2019-01-05 08:17:03   來源:怒江州紀委

2018年以來,瀘水市紀委監委緊緊圍繞“兩明確、三到位、四不準”,以“精準監督”促進“精準扶貧”為目標,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,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,厚植黨了的執政基礎。

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。充分發揮“五級聯動”監督平臺作用,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和問題線索排查,及時受理信訪舉報,及時移送和處置問題線索,2018年共受理扶貧領域信訪舉報43件,共處置扶貧領域問題線索101件,較2017年處置問題線索69件增長146%。讓人民群眾時刻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、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,讓群眾深切感受到“紀檢監察干部就在我身邊”。

制度機制明顯改進。一年來,我們堅守“監督的再監督”定位,把查處問題與督促整改結合起來,注重從典型案例中發現普遍性問題,查找制度漏洞、監管盲點,2018年,發出紀檢監察建議23份,推動形成靠制度管權、管人、管事的長效機制。

責任意識明顯增強。年內對扶貧領域“不作為、慢作為、亂作為、假作為”等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、弄虛作假問題開展監督檢查,倒逼脫貧攻堅主體責任落實。年內各級紀檢監察機關、各級黨組織就脫貧攻堅失職失責約談1648人次,問責處理16人。

政治生態明顯凈化。注重增強運用“四種形態”的政治性、嚴肅性、精準性,堅決清除政治污染底泥和污染因子,做到強化監督有態度、執紀問責有力度、治病救人有溫度,始終把監督擺在首位,作為基礎性、日常性的重要工作,在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漸上下功夫,既治“病樹”、拔“爛樹”,更注重正“歪樹”、護“森林”,實現政治效果、紀法效果、社會效果相統一。同時,有針對性地加強警示教育和廉潔教育力度,實現強化不敢腐的震懾、扎牢不能腐的籠子、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同向發力。2018年運用“四種形態”處理171人,其中:第一種形態90人,占53%;第二種形態42人,占25%;第三種形態占28人,占16%;第四種形態11人,占6%。(尹文興)